数字经济的最后一款拼图——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最近,每个汽车企业,都为芯片企业操碎了心,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原料的流通环节不畅,而芯片又属于高度集成的产业,其上游产业遍布全世界。一旦流通不畅,就必然会带来产能减少,芯片涨价等问题,今天小察就带大家看一看,在芯片行业备受瞩目的如今,其相关行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的现状。
芯片作为电子元器件中其中一个小分类,其现状仅仅只是电子元器件中的典型情况,根据企洞察行业大数据来看。我国现存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有8.1万家。其中有5.9万家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是在近10年内注册的年轻公司。
数字化经济推动增长,疫情推动下跌
随着近年来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国,根据我国发布的行动计划数要求,到2030年,电子元器件的销售额需要达到2.1万亿元。在政策与数字经济双重刺激下,近十年我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数量急剧攀升,从2012年的3208家,到2021年的鹅9594,十年间企业增长数量翻了三倍。
但在疫情导致的流通不畅下,作为高度集成化的电子元器件难免受到影响,这也导致了在2021年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新增公司数量有所下滑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企业活的也越来越滋润,虽然竞争力额度和关停企业数量有增无减,但企洞察行业大数据显示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近十年关停数量仅为3.1万家,仅占该行业关停总数的44%,这一比例远低于其他行业,虽然市场竞争烈度有增无减,但依旧低于其他行业水准。
广东最多,浙江、江苏次之
电子元区间作为技术密集型,以及集中化产业,广东、浙江、这样的沿海省份显然有着极高的优势,海运带来的成本优势让广东成为了我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的公司,仅广东一省就占全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总数的45.89%
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力,注册资本偏高
虽然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度集中化产业,但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同样有个体工商户生存的空间,企洞察行业大数据显示,我国现存2.2万家企业类型为个体工商户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厂,也正是这2.2万家公司,撑起了我国庞大的电容,电阻等低端电子元器件的市场。
虽然电子元器件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但真正能够达到技术密集的大多都是头部公司,更多的公司则是一些代工厂或是低端电子元器件制作的企业。这部分公司的注册资本大多低于100万。且占据整个行业的大多数,行业大数据显示注册资本低于100万的公司约占全行业的54%。而注册资本超过千万的头部企业,则占据全行业14%。
头部企业数量不足,新公司仍有出头之日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直接导致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虽然有着300余家上市公司,但头部企业的数量并不足以满足如今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资本也瞄准了这一方向,开始频繁注资,有107家公司得到了A轮融资,还有83家公司得到了天使轮融资。
涉诉率较高;经营风险一般
电子元器件制作也涉诉率较高,企洞察行业大数据显示,共有1.2万家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企业有涉诉记录,其中大多为各类合同纠纷,服务合同、建筑合同、供货合同等。这也是制造业的老传统了。
但在市场规模不断攀升的如今,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的经营风险却相对偏低,大多数有经营风险留存的企业都是未在规定期限内公布年报,或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